向新三角循环迈进,广东经济增速回升背后的动力嬗变
2025-08-02 15:01 红网
百度 在短短的25秒视频中,女生被扇了5个耳光,但她并未做出任何反抗。

转自: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作为经济第一大省,广东每一次经济数据发布,都成热议话题。

2025年上半年也不例外。对于广东4.2%的经济增速,有人看到低于全国增速,有人看到连续三个季度持续回升。

还有人透过数据看到更深内涵。

上半年,广东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5%,增幅比全国高2.8个百分点,也高过几个东部发达省市;城市调查失业率低于全国0.1个百分点,“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实施仅半年就已吸纳超10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广东就业创业,提前完成全年目标,显示出广东经济强大的就业创造和吸附能力;6月,广东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4%,重返扩张区间,高于全国同期49.7%的水平。

一个更加重磅的数据是:广东存量隐性债务自2021年在全国率先清零后,已连续四年保持为零。自2021年“房地产-金融-地方政府基建”旧三角循环拆解并剧烈调整之后,改革开放早、遇到问题早、转型升级也早的广东,迅速果断斩断旧三角循环并推动存量隐性债务等风险出清,历经三年快速调整后,经济增长已经企稳并持续回升。在此基础上,广东“科技-产业-金融”新三角循环已初见端倪。

隐性债务清零,腾出空间,轻装上阵,经济第一大省力争以更高的发展质量“挑大梁”。

边际改善:经济增速连续三个季度回升

研判经济中短期变化,要从边际看动向。

2025年上半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725.40亿元,同比增长4.2%,这已是自2024年四季度开始,广东GDP增速连续三个季度回升,边际改善、探底回升势头相当明显。

判断经济中长期走向,则要从周期看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一马当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率先抓住了我国城镇化发展周期、经济全球化周期以及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周期等三大周期的重大历史机遇。而近年来特别是2021年以来,这三大周期均出现剧烈调整,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广东首当其冲。

对广东而言,2021年是调整周期的起点。广东GDP增速从2021年开始低于全国,政府土地出让收入、房地产增加值占GDP比重等房地产发展各项指标也在2021年达到峰值并掉头加速往下。但与此同时,广东持续规范政府举债融资,存量隐性债务自2021年在全国率先清零,并连续四年保持为零,展现了经济大省的定力。

从上述情况综合看,2021年以来广东经济增长的相对放缓,是旧发展模式率先遇到瓶颈的一种客观反映,也是加快走出旧三角循环的主动选择。广东隐性债务率先清零,是这种战略选择的重要表征。

从国际经验看,一个针对三四十年长周期的换档、转型,一个针对十万亿量级经济存量的模式再造,其带来的经济波动是相当激烈的,经济出现负增长甚至都不足为怪;调整周期一般也是漫长的,调整时间起码在五年左右。

从广东的实践来看,这种调整、转型、升级的确是风高浪急的。从2021年四季度到2024年三季度,广东经济增速历经了三年的波动下行,且持续低于全国平均增速,这在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经济发展史上并不多见。

但与国际经验相比而言,广东经济调整的烈度和长度,又是比较温和的。

从2021四季度到2024年三季度,经过三年温和的回调,广东经济增速探到了3.4%的阶段性低位。从2024年四季度开始,广东GDP增速逐季回升,分别达到3.5%、4.1%和4.2%,三个季度回升了0.8个百分点。

这一表现殊为不易。对比来看,今年上半年全国GDP增速较一季度放缓了0.1个百分点。外贸依存更高、受国际经贸波动影响更大的广东在二季度显现出经济增长的韧劲,是广东经济增速探底回升具有较强内在动力的最好验证。

繁忙的南沙港区。图源:广州港集团繁忙的南沙港区。图源:广州港集团

动能切换:经济回升的动力结构变化

广东经济增速回升的动力来自哪里?

“三驾马车”的结构优化是关键。在国家政策有力支撑下,消费需求持续提振并日益成为经济增长压舱石,广东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增强;重重压力之下外贸展现较强韧性,广东经济增长的国际竞争力的支撑增强;投资增长承压并成为短期内增长的“拖后腿”因素,但投资结构在显著优化,假以时日,这一增长引擎恢复较强驱动力前景可期。

在“三驾马车”里头,消费是个慢变量。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很重要但难度也很高。

2021年以来,和全国一样,广东消费增长波动较大,提振消费成为稳经济、优结构的重中之重。2024年以来,广东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将手机、平板、智能穿戴等3C类产品纳入促消费补贴范围。2025年上半年,广东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比2024年加快2.7个百分点。在以旧换新政策的带动下,1至6月,广东限额以上单位家具、家电、办公用品、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65.5%、44.9%、38.5%、24.2%。消费需求持续提振,已经成为广东经济增长边际改善的压舱石,也擂响了广东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进军号。

与消费相对而言,出口是一个快变量,而且波动十分明显、很难自主控制。

2024年以来广东经济的边际改善,与外贸进出口韧劲较强有很大关系。2025年上半年,广东顶住对美出口受影响大的压力,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4%,增速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对全国外贸增长贡献率达28%,并且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新增长点强劲更令人瞩目。1至6月,广东AI相关产品进出口1.43万亿元,增长22.1%,“新三样”出口增长28.89%。

投资同样是一个快变量,而且是逆周期经济调节的最称手的工具。但应对中短周期调整的这个称手工具,不能盲目地将其逆周期调节的功用摆到压倒性的位置,从而出现盲目投资。在应对长周期调整时,必须将投资结构的优化置于投资规模的稳定与扩张之上,唯有如此,方能将稳增长与调结构、促转型有机结合。

广东正是这样做的。2021年,广东省房地产开发投资1.75万亿元,此后逐年快速回落,至2024年回落至1.12万亿元,今年上半年同比继续下降16.3%。房地产开发投资在投资总量中的占比已经从高峰期的40.9%回落至27%;工业投资则持续增长,占固定资产比重逐步提升。2024年,广东工业投资突破1.5万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37.2%、创18年来新高,成为全省投资的“主力军”。

今年上半年,广东工业投资有所回落,可视为持续四年快速增长后的一个短期回调。作为一个对市场变动最为灵敏的变量之一,只要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深入实施后成效更为凸显,加上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带来的不确定性减弱,工业投资增速止跌回升乃至重回快速增长轨道,并非难事。事实上,广东也不断从优化营商环境、开放应用市场、完善政策引导等方面为工业投资增长创造条件。

咬紧牙关承受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快速下行之痛,以“有效市场+有为政府”两只手推动工业投资持续发力,需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而在基础设施领域,系统谋划,精选项目,精准出手,牢牢锁定有效投资,也是广东保持战略定力的重要表现。

“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广东‘十三五’期间着重在高速公路上发力,‘十四五’重点在高铁等领域突破,今后,能源、水利是发力的聚焦点,当然还有学校、医院等‘投资于人’的领域,这一方面广东的投资潜力还很大。”广东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南方财经记者。他指出,“广东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的储备充足,但我们比较重视精选项目,强调有效投资。

换挡爬坡:经济结构悄然发生重大变化

广东还是那个广东,但支撑经济第一大省的动力结构已悄然发生重大变化,消费日益走上“C位”。

过去四年多,经济体量超过14万亿元的广东,正如一辆高速疾驰了40多年的汽车,驶入一个险峻的爬陡坡、拐大弯、过大坎之处,减速换挡、蓄力爬坡是必然的操作。而在去年四季度以来再次进挡提速之时,除了三驾马车的动力结构发生显著优化之外,产业结构、外贸结构、区域结构等也不同程度出现了突破性变化。

产业结构奋力跃向高端化。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榜近日出炉,人们似乎并不惊讶于比亚迪夺冠,但其超过200万辆的销量,达到第二名特斯拉的1.4倍,则颇为令人咋舌。

从上世纪80年代依靠合资起家,经历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过去6年多里广东汽车产业成功实现了新旧动能衔接。据行业协会统计,2024年广东汽车总产量570万辆,比2019年增加258.5万辆,其中燃油车产量持续下滑,新能源汽车产量则从2019年的21.6万辆激增至去年的361.78万辆。五年十倍速的增长,打破了新技术革命中旧产业的老大企业、老大区域不易转身的路径锁定。

比亚迪依靠强大技术实力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小鹏汽车通过全栈自研AI技术打造独具优势的智能汽车,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自动驾驶“双雄”并立,这些龙头企业合力撑起了广东汽车大省的新地位以及全国四分之一的新能源汽车产量。

上半年,广东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2%、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4.7%、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14.6%,分别在规上工业增加值、高技术产品产量和工业投资中发挥着领跑作用。

广东电子信息产业更具代表性。尽管饱受外部打压,但是中兴、华为等龙头企业却在逆境中突围,通过自主创新不仅成功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占据了新的“生态位”,而且带动广东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加速进化。如今,全球40%的智能手机、70%的消费级无人机和全国44%的工业机器人都是“广东造”,而华为昇腾910C的推出更是一举瓦解了国外算力芯片垄断。

从数据看,上半年广东高技术产品的产量都实现了快速增长,其中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民用无人机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2.2%、34.0%、23.0%、58.2%。

外贸结构实现历史性突破。今年上半年,广东保税贸易同比增长14%,占全省贸易总量增至20.1%,超过加工贸易,成为广东第二大贸易方式。

更为直观的是跨境电商,一众龙头企业齐聚珠江之畔,与广东雄厚制造业构筑起“跨境电商+产业集群”新模式。除本土诞生的独角兽希音之外,今年以来先后已有抖音、蚂蚁集团和小红书在广东落子布局,出现电商巨头“孔雀东南飞”的现象。

作为全国外贸第一大省,广东外贸结构不断优化,特别是外贸新业态发展,不仅是广东外贸动能的焕新,更对全国外贸创新发展起到关键的赋能作用。

从更大尺度观察,近年广东不断加力推动全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也从空间和梯度上进一步优化广东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

近日,东粤化学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性项目试产成功,这一全球首创项目,继湛江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中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湛江巴斯夫一体化基地项目等项目之后,接力推动广东沿海万亿级石化产业带崛起。

粤东西北产业的崛起和“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使广东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1至6月,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1.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32:1,同比减小0.04。

轻装上阵:合力贯通新三角循环

广东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和新旧动能接续,本质是推动形成“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构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体系。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面对新周期和新趋势,广东“重仓”科技创新激活发展动力,2024年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约5100亿元,是2015年的2.8倍;研发投入强度为3.6%左右,已经超过日本、德国等制造强国的水平。

可观的创新投入不断催生出澎湃动能。截至目前,广东已建和在建国家大科学装置数量达10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达到6家,数量居于全国首位,区域创新能力已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势能更澎湃:“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二,“澳门-珠海”科技集群则首次闯进全球百强。

“广东的创新已经接近量变到质变的变盘边缘。”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经济研究所所长汪云兴表示,过去广东主要是依靠外需拉动、依靠大规模土地投资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方式,现在正加快向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方式转变。

产业体系向新图强,发展才能以质取胜。面对全球竞争激烈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广东牢牢“卡住”优势地位。今年以来,以“七剑客”为代表的广东机器人企业“绝招”频出,如优必选发布全球首个实现自主换电机器人Walker S2;深海智人自研的3000米级深海机器人斩获国际订单,实现国产深海高端装备商业化出口“零的突破”。

图为自主换电机器人Walker S2图为自主换电机器人Walker S2

今年上半年,广东新动能产业增势良好,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9%、6.0%,均快于规上工业平均增速,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55.4%、33.0%。

创新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浇灌。今年以来,广东科技金融突破不断,如AIC股权投资试点加速落地,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扩面增效。广东金融监管局数据显示,前6个月,广东科技保险累计为科技企业提供风险保障3.11万亿元,同比增长76%。

值得一提的是,自“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广东证监局辖区上市公司新增披露并购重组227单,金额达780亿元,披露、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交易超20单,持续位居全国之首。

广东正以“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为主线,加快贯通新三角循环。这其中,广东的超级市场、超级场景和超级生态的优势突出,而旧三角循环的拆解和出清,更腾出了宝贵空间,让其轻装上阵。

一个典型例子是,广东在全国率先实现隐性债务清零,良好的财政健康状况让其在全国新增专项债分配中获得更多支持,近年每年额度均超过5000亿元。因此,尽管广东的土地出让收入从最高峰时8000亿元左右锐减至2024年的2713 亿元,但其仍有充足资金来源,可投入和撬动经济加快向新发展。

此外,去年以来,国家对专项债券顶层设计进行完善,进一步拓展专项债券投向领域。2025年选取广东等省份开展专项债券注资创业投资类政府投资基金试点,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面对创新阶段的不确定性,当企业不敢投资的时候,政府要率先以种子基金先投。”广东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广东省社科院原院长王珺表示,当政府投资在降低创新不确定性和优化经营环境等方面成效初现时,民营企业就会更多跟进。

从实践看,近期恒健控股等合作设立的100亿元广东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已落地,这是广东省属首只AIC股权投资基金,旨在助力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

事实上,政府投资的引领和市场需求的改善,已经让精明谨慎的广东民营投资者的投资创业行为出现改善迹象。上半年,广东全省新设经营主体超过150万户,同比增长8.1%,折射出经济活力和市场信心的明显改善。

不仅如此,被认为投资嗅觉历来敏锐的外资也用脚投票。今年前5月,广东新设外资企业1.2万个、同比增长23.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6.1%。这背后,不仅是广东招商引资的显效,更是广东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强大引力。

从旧三角循环到新三角循环,是大象转身的高艺术含量舞蹈,是快车遇上陡坡弯道的高技术含量操作。当2025年的“半年稳”最终支撑起“全年好”,2026年的广东经济可将中国经济的科技创新叙事、超大市场内需叙事和全产业链出海叙事等三大高质量发展底层逻辑融于一炉,开启一段新的经济发展传奇。

文中图表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局

南方财经记者程浩对本文亦有贡献

(作者:邓红辉,杜弘禹,郑康喜 编辑:洪晓文,李振)

来源: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编辑:黄红霞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广东省 隐性债务 经济增长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 08-05 志高机械 920101 17.41
  • 08-01 广东建科 301632 6.56
  • 07-29 酉立智能 920007 23.99
  • 07-28 天富龙 603406 23.6
  • 07-25 汉桑科技 301491 28.91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小孩咳嗽流鼻涕吃什么药效果好 什么桌椅 明太鱼是什么鱼 固体玉米糖浆是什么 煞科什么意思
    7月31日是什么星座 一个车一个罔是什么字 脚肿什么原因 男性下体瘙痒用什么药 生津是什么意思
    信手拈来是什么意思 吃了火龙果不能吃什么 狐狸是什么动物 嗜酸性粒细胞偏高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天天晚上做梦
    尿很臭是什么原因 普洱茶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梦见被狼追是什么意思 咬指甲是什么心理疾病 什么是溃疡
    拉肚子为什么会肚子疼hcv8jop7ns0r.cn 色痨是什么病bysq.com 什么食物容易消化hcv8jop4ns2r.cn 西瓜禁忌和什么一起吃xianpinbao.com 吃什么通大便最快hcv8jop8ns7r.cn
    揽件是什么意思hcv9jop0ns6r.cn 133是什么意思hcv9jop0ns4r.cn 胃阴虚吃什么药xscnpatent.com 射频消融术是什么意思hcv8jop4ns2r.cn 骨蒸潮热是什么意思hcv8jop8ns1r.cn
    费神是什么意思hcv8jop6ns3r.cn 驼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hcv9jop4ns1r.cn 福禄双全是什么意思hcv9jop1ns7r.cn 咳嗽什么原因引起的sanhestory.com 结婚24年是什么婚hcv8jop0ns5r.cn
    莀字五行属什么hcv9jop2ns1r.cn 什么人容易得骨肿瘤hcv8jop3ns0r.cn 西安吃什么hcv7jop9ns4r.cn 木九十眼镜什么档次hkuteam.com 李约瑟难题是什么hcv9jop5ns6r.cn
    百度